魔獸RPG正在成為資本收割韭菜的工具
毫不夸張的說,十年前國內多數游戲玩家的電腦上都會常備一款“盜版資源”的《魔獸爭霸3》,這并不全是游戲本身太過經典,而是在于只有它的存在,才能令玩家踏入其背后遼闊的RPG宇宙。
我已經記不起曾有多少個日日夜夜奮斗在各種RPG地圖中,《火影忍者羈絆》《澄海3C》《伏魔戰記》……這些曾為愛發電的地圖作者,用天馬想象為玩家帶來了許多難忘的游戲回憶。
然而,在RPG依然存活的當下,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地圖的作者,卻正遭受著資本的沖擊。
此前,《小兵的夢想》地圖作者KAOA曾在論壇發布長文控訴:原本平臺為鼓勵創作者而增加的地圖內購收益,如今已悄然成了資本瞄準的“肥肉”。
文中他詳細講述了,一些商人開發出了“傻瓜地圖編輯器”,招募新人作者用最少時間出最多的圖,賺更多的錢。他們精通復制、換皮、縫合,即便已是流水線般的產出,卻仍然滿足不了胃口,無數經典地圖的玩法被抽離重造,無數深受玩家喜愛的地圖慘遭荼毒。即便老作者們也曾抱團抗爭,但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情懷似乎早已不值幾分。
曾經那個輝煌的RPG時代,似乎正在趨利資本的染指下,步入難以挽救的深淵。
永遠充滿想象的黃金時代
回望舊時代,魔獸RPG的經典地圖真的是太多太多了。
礙于篇幅,如果沒有講到你最愛的地圖,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雖然《魔獸爭霸3》是一款RTS游戲,但由其衍生的RPG地圖卻需要用全游戲分類去區分,這其中除了有地圖作者們天馬行空的想象外,也逃不開魔獸3自帶的地圖編輯器《WarCraftⅢ World Editor》(簡稱WE)所附帶的強大功能。
而隨著作者們對WE更加嫻熟的應用,RPG地圖亦從很早的萌芽期快速進化至了巔峰時代。
以防守圖為例,彼時取材自《圣斗士星矢》的鼻祖級作品《守護雅典娜》,從地圖質量到模型仍大多取材自WE的自身資源,但到了幾年后的《神之墓地》《火影忍者羈絆》《校園修神錄》等后輩作品,我們就已經能看到許多玩家自制的角色模型及機制特效,也能看出其在劇情縱度上所做出的嘗試與革新。
守護雅典娜
火影忍者羈絆
而真正令魔獸RPG得以深入群眾,深受喜愛的原因,則更多來自寬泛的地圖類型使其能夠適應玩家需求的單人游玩或多人開黑。無論你是《火影忍者羈絆》中選擇獨自單通守護木葉,還是在《侏羅紀公園》中獨自對抗來自恐龍怪獸的襲擊,都能一遍遍地在失敗中逐漸重開上頭。
亦或是你呼朋引伴一同游戲,它有趣味的對抗地圖《巨魔與精靈》《達爾文進化島》《城堡戰爭》《海戰》《寵物小精靈防御戰》等,亦有堂堂正正對決的,平衡對抗地圖《DOTA》《真三國無雙》《澄海3c》《忍村大戰》。
若只是想合作開黑,還有塔防TD地圖《人族無敵》《水之TD》等,其中還有著《西方世界的劫難》這樣,具有精品劇情的IP神作。
而到了輝煌時代后期,亦有開放世界可存檔的ORPG地圖,甚至你能在《魔獸爭霸》中玩到諸如《傳奇》《絕地求生》等網絡游戲。
若您與我一樣,是一名魔獸RPG玩家,一定曾在那時感嘆過一句:“真得玩不完”。在那個Steam尚不流行的年代,魔獸RPG可謂是眾多玩家的游戲寶庫,稀奇古怪的腦洞,加之五花八門的玩法,極低的上手門檻與低配置要求,令其在很短時間內便風靡在了玩家群體。
而早年聯網游玩RPG更多要依附于第三方平臺的局域網,玩家在局域網內創建地圖,然后等待其他玩家進入下載,有意思的是,在地圖下載完成前,你基本很難知道房主創圖的類型,這種完全開盲盒的形式,讓每次游玩都充滿了驚喜。
在那個網站下圖尚不流行的年代,一張張我們耳熟能詳的經典地圖正是靠這種薪火相傳地方式得以在玩家群體傳播,那時候真的是:好玩才是硬道理。
當然,一次次開盲盒的過程中,我們仍不乏能見到許多驚喜,它們雖被稱為:掛機圖,卻成了無數懵懂男孩的性啟蒙。在那個監管尚不完善的歲月里,有人直接將澀圖上傳為了地圖的縮略圖,用“坦誠”的態度,在各大局域網內招搖過市。
然而,正當玩家們都覺得魔獸RPG這個20年經久不衰的奇跡將繼續延續時,它卻早已在資本的蠅營狗茍與玩家的離去間,被逼入了時代的衰谷。
走進時代的衰谷
隨著游戲制作技術的發展革新,War3的視效畫質已顯得有些落后,即便RPG地圖在玩法上仍偶有創新,但玩家們早已能從發達的互聯網上尋找到更好的替代品,因此玩家基數的流失似乎已經成了無法截斷的洪流。
更加重要的是,曾經那批愿意為愛發電的一代人,亦有不少突然斷掉了手上地圖的更新,在玩家的討論聲中,悄然匯向了名為“現實”的河流。許多創作者已經沒有精力和時間再去付諸自己的喜愛,日漸衰薄的心臟也失去了滋養新生的血流。
而面對創作者與玩家雙雙流失的處境,那些僅存下來的殘兵,又有多數陣亡在了資本的“敗絮其中”。
圖片來源見水印
在當下仍存的多數RPG平臺上,雖然依舊有往日舊影的重現,但縱觀整個新圖榜,卻到處都是巧立名目的騙氪地圖。
雖然游戲內的氪金角色與特效變得繁多絢爛,可游戲玩法卻是變得愈發單一,各式耀眼的充值窗口越來越多,但可玩性卻是越來越少。
各式換皮,騙氪泛濫,一種玩法縫合多種元素再換個主題便能草草上架。出完一代,不到一個月,二代便能迅速跟上,收割流量。
曾經令無數玩家引以為傲的WE工具,如今早已成了資本趁手的牟利武器。文章開頭所提的作者KAOA曾在自己所發的文章末尾暢想RPG地圖更加美好的未來,但在如今看來,結果顯然是令人失望的。
無論再怎么看,曾經那個屬于熱愛的魔獸RPG時代,似乎都已經在玩家的追憶與惋惜中悄然落幕了。
在情懷與想象中煥發新生
今年4月,B站的一位小體量UP引起了我的注意。
從去年7月開始,他的視頻基本只有一類內容:用WE工具制作“電子斗蛐蛐”(即像斗蛐蛐一樣,讓游戲內的角色互相攻擊)。
視頻并沒有太多的劇情,也沒有花哨的玩法。其核心內容只是不同規則下War3原有英雄或兵種間的對抗,但卻也就是這種根本算不上RPG的形式,卻每期都有著上千條評論,近20W播放量。
我很好奇如此“粗糙”的視頻為何能引起許多玩家的共鳴,但當我深入了解后方才驚愕地發現,這些用WE創造出的各式視頻,簡直就是曾經RPG的一種“省流翻版”,它有著天馬行空地創意想象,也有著對WE對War3最本真的熱愛。
在被擠壓的空間下,在短視頻時代中,即便投路無門,他們依然用情懷與想象讓War3煥發了新生。
有人用一腔熱血做出了明清戰史的游戲戰役,小到臺詞的對照復刻,大到場景的逼真還原,他用對游戲的執著書寫了歷史的厚重。
也有人細致入微地講述著用WE制作RPG的教程與經驗,讓希望點燃的星星之火,在熱愛的傳火中燎原。
還有人歷時數月打磨著屬于自己的RPG,即便已挑起生活的重擔,即便所能創作的時間少之又少,但依舊十年如一日地堅持著。
盡管視頻中的內容大多有些單調枯燥,評論區卻擠滿了贊許鼓勵與討論。
而于更多老玩家而言,即便如今各大平臺的風向早已是換皮圖當道,我們卻依然能在世界的角落看到老玩家的背影,在《巨魔與精靈》《軍團戰爭》《戰三國》等地圖專區,他們竭力守護著這最后一方凈土。即便房間稀少,這里卻比那些熱榜地圖更具活力,即便人跡罕至,堅守者卻始終秉持至死不渝。
在魔獸爭霸rpg吧內,并沒有對時下換皮圖的討論,一眼望去,大家都仍是在尋老圖、尋玩友
有些人并不是不在了,他們只是換了個戰場。
或許War3Rpg終究未能登上新時代的船,但在新時代的每位船員心中,都永遠飽含對它的懷念。
而一切的使然,唯有熱愛。
相關攻略秘籍
魔獸攻略秘籍閱讀排行
- 周
- 月
- 總